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七巧节|情人节

发布日期:2023-08-20 19:30:02 点击次数: 字号: [默认] [] [] []
摘要:七夕节(乞巧节)或称女儿节女节古代妇女节。起源于甘肃省西和县的传统节日,现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七夕(乞巧节)民俗出现于汉

七夕节(乞巧节)或称“女儿节”“女节”“古代妇女节”。 

起源于甘肃省西和县的传统节日,现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七夕(乞巧节)民俗出现于汉代,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,明清两代达于兴盛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

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从农历六月三十日(小月为二十九日)晚开始,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,前后历时七天八夜,整个活动分为坐巧、迎巧、祭巧、拜巧、娱巧、卜巧、送巧七个环节。

七夕节(乞巧节)起源于汉代,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。

\

乞巧节是专门为女性设置的节日,创造性地开辟出一个女性的空间,以“超人间”的想象和心理塑造、诠释了她们丰富的心灵世界,给她们以安慰、意义和尊严。

乞巧节在某种程序上是为女性寻觅生活中的支持力量,于是织女成为妇女群众的钟爱、榜样和崇拜的偶像,成为女性心目中的保护神,并从她那里找到生存的价值。

七夕节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,也是一个提倡男女相亲的节日。

中国古代,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,因为根据习俗即使是春节,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着新衣服去串门,家中一般使唤男子走亲访友,只有在七夕节,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,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、玩耍。

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,后来流散到民间。

\

在西汉宫廷,宫女们不可能被提倡任意恋爱,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,表彰女子巧慧,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、针线等手艺绝活。

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,被加入了诸如爱情、家庭美满等愿望,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、写文章的内涵。

比如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》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的片段。

尽管七夕节各地风俗不同,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就是以“乞求女子巧慧”为主。

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很大的不同。

中国古代绝对不允许妇女和丈夫之外的情人有暧昧之情,这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,不可能放到台面上来讲。

因此有一种说法是,七夕节只应该是未婚女子的节日,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意思。

\

正是有了这种美好的向往,才会从七夕节(乞巧节)引出了一个有关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爱情故事。

七夕节这天夜里,人们遥望银河,老人会指出,在银河西岸,有一大两小三颗星,那就是牛郎星。

他挑着担子,正苦苦地眺望河对岸的织女星。

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,在天宫织云纹锦绣和仙人天衣。

后来她偷下凡间,和牛郎相亲相爱,生了两个孩子。

天帝知道后大怒,派天神把孙女抓回天庭。老牛让牛郎剥下自己的皮飞上天追寻织女。

牛郎用担挑着孩子,被隔在天河西边。

喜鹊为他们的挚情感动,每年农历七月初七,便一齐飞向天河,搭起一座鹊桥,好让他们相见。

\

相传织女手很巧,所以,到了这一天,倾慕星女之巧的妇女,要以瓜果祭祀星神(织女星或魁星神),然后齐坐一起,或对月穿针,比赛眼力,或以针浮水,觇人巧拙。

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,据考证可能最早的渊源在春秋战国时期,如《诗经·大东》:“跤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服章;睨彼牵牛,不认服箱。”

还有明代罗颀《物源》曰:“楚怀王初置七夕。”

不过那时候的七夕,是祭祀牵牛星、织女星,并无后面的故事。

很多学者从史书记载中推断,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,最早出现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。

\

当时的奴隶社会,等级十分严苛,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,托言天上双星,也就是人间的实情。

传说虽是如此,但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发生在农历七月七日呢?其实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(牵牛),是可以让古人了解到“秋天到来”的方法。

织女星名称的由来,可以从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的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来推敲得知,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,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。

九月授衣,则必须八月裁制,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。

牛郎星名为牵牛,则有着“牺牲”的意思。

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牵牛为牺牲”,此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、羊之牲畜。

\

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时,正好是草木丰茂,用以贡献牧草给牲畜的时节;到八月则依据牲畜体格,观察哪些适合用以祭祀;九月则宰杀牲畜用以祭拜神明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称八月为“循行牺牲”,而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,而牛郎星则升上天顶,宛若在追逐织女星般。

因此七夕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,背后应该有着配合时令与天文景象的源由。

随着文化的发展,与思想的逐步开放,直到汉代才将婚姻美好的向往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联系起来,并且逐渐才发展成为了属于妇女的节日。


 

相关阅读